是表示程序控制流程的箭头可以不受任何约束,随意转移控制。这些现象显然是与软件工程化的要求相背离的。为了消除这些缺点,应对流程图所使用的符号做出严格的定义,不允许人们随心所欲地画出各种不规范的流程图。例如,为使用流程图描述结构化程序,必须限制流程图只能使用图3.25所给出的五种基本控制结构。Р РР图4.3 流程图的基本控制结构РРРРРРРРРРР 4.5.2 N-S图Р Nassi和Shneiderman 提出了一种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的图形描述工具,叫做盒图,也叫做N-S图。为表示五种基本控制结构,在N-S图中规定了五种图形构件。参看图4.5。Р 为说明N-S图的使用,仍用图4.4给出的实例,将它用如图4.6所示的N-S图表示。Р 如前所述,任何一个N-S图,都是前面介绍的五种基本控制结构相互组合与嵌套的结果。当问题很复杂时,N-S图可能很大。Р РР图4.5 N-S图的五种基本控制结构РРРР图4.6 N-S图的实例Р 4.5.3 PAD Р PAD是Problem Analysis Diagram的缩写,它是日本日立公司提出,由程序流程图演化来的,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思想表现程序逻辑结构的图形工具。现在已为ISO认可。Р PAD也设置了五种基本控制结构的图式,并允许递归使用。Р Р Р图4.7 PAD的基本控制结构РРРР做为PAD应用的实例,图4.8给出了图4.4程序的PAD表示。PAD所描述程序的层次关系表现在纵线上。每条纵线表示了一个层次。把PAD图从左到右展开。随着程序层次的增加,PAD逐渐向右展开。Р PAD的执行顺序从最左主干线的上端的结点开始,自上而下依次执行。 每遇到判断或循环,就自左而右进入下一层,从表示下一层的纵线上端开始执行,直到该纵线下端,再返回上一层的纵线的转入处。如此继续,直到执行到主干线的下端为止。Р РР图4.8 PAD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