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争夺而不注意德国的发展,而且当大国为殖民地矛盾重重的时候德国还扮演调停者的角色;(2)在欧洲:结成两个互相矛盾的同盟体系第一,加强实力的德奥(攻守)同盟:德国与奥匈、意大利结成“三国同盟”,中欧连成一片,主要防御性的;第二,孤立法国的德俄(中立)同盟:最牛的地方在于德国同时还和俄国结盟(来牵制法国),俄国和奥匈帝国矛盾非常尖锐,能够同时和他们结盟非常困难;不在欧洲大陆争霸和在海外争夺殖民地,也避免了和英国的冲突3、德皇威廉二世放弃俾斯麦韬晦政策(1)法俄结盟:威廉二世登基逼退俾斯麦,逐渐放弃韬晦政策;同时赶上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在巴尔干问题上越来越势同水火,因而必须做出选择,相同历史文化语言使得放弃了俄国;法国的战略机会来了,最后法俄在1894年结盟,德国的战略噩梦最终到来了,东西两边的国家结成同盟,这是俾斯麦最竭力避免的结果;(2)德国直接挑战英国霸权:法俄结盟之后形势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德国同时挑战英国:布尔战争和摩洛哥危机的时候都向英国敌人发贺电,最关键的是挑战英国的海军“两强”标准;德国还要争夺殖民地,“阳光下的地盘”;德国在全球范围内挑战英国霸权,与其竞争经济、竞争声誉(3)英法、英俄协约:恰逢英国实力衰落、欧洲各国对其普遍有怨恨,面对德国挑战,只能放下身段,与欧洲大陆国家结盟;英法、英俄都有极大矛盾,最后都表示谅解,互相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关切,形成了两个协约,1904英法协约,1907英俄协约。加上早先的法俄同盟,形成英法俄准同盟关系,即三国协约。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4、把两大同盟拖向战争的巴尔干火药桶:(1)大国博弈巴尔干:“巴尔干问题”始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退出巴尔干半岛的过程,奥土极盛之时统治整个巴尔干半岛,今希腊、(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等,还曾围攻维也纳;但随着西欧国家兴起开始蚕食奥斯曼帝国,要不是因为大国互相争夺和平衡,早就灭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