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规定,这是设计的前提条件。3.1.1城市规划的要求(1)对用地性质的控制3.1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3.1.1城市规划的要求(2)对用地范围、建筑范围的控制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是基地中允许建造建(构)筑物的基线。一般建筑红线都会从道路红线后退一定距离,用来安排广场、绿化及地下管线等设施。当基地与其他场地毗邻时,建筑红线可根据功能、防火、日照间距等要求,确定是否后退用地界线。3.1.1城市规划的要求(2)对用地范围、建筑范围的控制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为保证河网、水利规划实施和城市河道防洪墙的安全以及防洪抢险运输要求,沿河道新建建筑物应按规定退让河道规划蓝线。城市绿化线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3.1.1城市规划的要求(3)对用地强度的控制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地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来实现的。容积率: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3.1.1城市规划的要求(3)对用地强度的控制建筑密度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它表明了场地内土地被建筑占用的比例,即建筑物的密集程度,从而反映了土地的使用效率。绿地率是指基地内绿化用地总面积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3.1.1城市规划的要求(4)建筑形态建筑形态的控制是为保证城市整体的综合环境质量,创造地域特色、文化特质、和谐统一的城市面貌而确定的,主要针对文物保护地段、城市重点区段、风貌街区及特色街道附近的场地,并根据用地功能特征、区位条件及环境景观状况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限制要求。3.1.2相关规范的要求《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主要包括场地内建筑物的布局、建筑物与相邻场地的边界线的关系、建筑突出物与红线的关系、基地内的道路设置、道路对外出人口的位置、绿化及管线的布置、场地竖向设计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