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门捷列夫课件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ppt  |  页数:37 |  大小:231KB

文档介绍
持着全家人的生活。二、少年不知家愁1、焚书相庆2、门母二迁3、发愤报母焚书相庆门捷列夫7岁时就和十几岁的哥哥一起考入市中学,在当地轰动一时。但是,门捷列夫学习不太努力,偏爱自然科学,讨厌拉丁语,甚至中学毕业时和同学到学校郊外山顶焚烧拉丁语书相互庆贺得以解脱。门母二迁1848年,14岁的门捷列夫失去了父亲。更为不幸的是,母亲经营的玻璃厂也因火灾而破产。此时,门捷列夫中学毕业了,母亲已经57岁了,望子成龙的老母决心变卖家产,携两个未成年的孩子背井离乡——他们经过两千多公里的马车旅行来到莫斯科,因门捷列夫中学成绩不好,为幼子谋求上大学的机会未能如愿。母亲不甘心,决定再往西的圣·彼得堡。她决心,再不行就去柏林,直至巴黎。门母二迁在圣·彼得堡也不顺利,最后只好来到圣·彼得堡大学附属的师范学院——这是父亲的母校,幸运的是,此时的校长正好是父亲的同学。于是,经特殊照顾,1850年门捷列夫得以官费生待遇入该院理学部学习。发愤报母不久,竭尽全力的母亲安息他乡,16岁的门捷列夫成为孤儿。凛冽的寒风中,身无分文的门捷列夫孤零零的站在母亲的坟头,他终于体会到了母亲的用心良苦,他开始发奋,决心以聪明的头脑和远大旳理想报答母亲的宏愿。只过了一年,门捷列夫就成为优等生。紧张的学习之余,他还撰写科学简评得到少量稿费。发愤报母1854年门捷列夫大学毕业了,并荣获学院的金质奖章,被分配到克里米亚地区中学任教。不久,因当地发生战争而离职,门捷列夫决定回到圣彼得堡大学做无薪讲师,并专攻无机化学研究。1856年,他获得了硕士学位。1857年,他被聘为圣·彼得堡大学副教授,年仅23岁。发愤报母1859年,门捷列夫被选拔去德国、法国留学,在海德堡大学受到本生的指点。1860年,作为俄国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受政府委派,门捷列夫参加了在卡尔斯鲁厄召开的第一次国际化学大会。1861年,门捷列夫回国,任职于圣·彼得堡工艺学院。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