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部编人教版《回延安》课件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ppt  |  页数:60 |  大小:740KB

文档介绍
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并没有冬天》、《贺敬之诗选》等。贺敬之创作背景诗人1940年奔赴延安,1946年因工作需要离开。六年中在延安受到了革命的教育和锻炼,经历了生命史上最难忘的时期。1956年,与延安阔别十年之后,诗人从北京重回延安,参加在那里召开的西北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受到延安人民的热情接待,看到了十年中延安的巨大变化,内心充满激动和喜悦,就写下了诗作《回延安》和散文《重回母亲的怀抱—延安》。这首抒情色彩浓郁的诗歌,歌颂了党中央的伟大,表达了对延安人民的深厚而真切的无产阶级感情。这首诗,发表在1956年6月《延河》上。写作背景:“1956年,我跟随当时团中央的一位领导回延安,参加西北五省青年工人造林大会。这时我已经离开延安11年了,回去以后感觉很不一样。我本打算写几篇报告文学和一点新闻报道,青年大会要举行一个联欢晚会,说要我出个节目,我说我用信天游的方式写几句诗,抒发一下感情。夜里我就一边唱,一边写,写了一夜,……当时我是在窑洞里面走着唱着,还流着眼泪。”特色简介诗歌所采用的是流行于陕北一带的陕北民歌“信天游”(又名“顺天游”)的形式,这种民歌曲调淳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一般由上下两个乐句构成,歌词常为两句一段,短的只有一段,长的可以接连数十段,用同一曲调反复演唱。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多作蝉联,多用叠字,多用衬字,既有急徐相替之美,又有刚柔交织之妙。诵读、歌唱时,自有一唱三叹、回环飘荡的兴味,因而有着显著的地方特色和民歌特色。《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用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体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全诗除了真切的感情构成了诗的源泉,就是诗人对陕北风土人情的意象组合描写,更增添了这首诗的生活气息和乡土美感,以及从朴实中流露出来的民族音乐般的美。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