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浣溪沙纳兰性德经典课件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ppt  |  页数:15 |  大小:268KB

文档介绍
浣溪沙纳兰性德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诗人介绍写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诵读课文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①那畔:那边。②吹断:谓北风的吼声使马嘶声也听不到了。③若为情:若,怎。若为,怎为之意。此处意谓面对如此深秋野塞又是怎样的情怀呢!④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戍,保卫。重点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全词译文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整体感知上片:勾勒了一幅边关苦寒空旷的深秋晚景图下片:抒发作者历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身向云山那畔行。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