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0 可控震源地震勘探发展历程和基本原理(40)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ppt  |  页数:40 |  大小:13392KB

文档介绍
特点比较气枪子波示意图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1921年,美国人J.C.卡彻首次将炸药震源用于地震采集。1951年,中国首次规模化应用炸药震源激发进行地震勘探。1953年,重锤等其他激发方式出现,在此之前,炸药激发是地震勘探中唯一采用的激发方式。1960年,Conoco推出可控震源激发技术,并授权进行工业化生产。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1952.8.2,BillDoty,pany(Conoco)公司球物理学家,提出用长信号代替脉冲信号作为地震勘探的载体,在最深目的层的反射时间内信号不能重复;1952.8.3,JohnCrawford,Conoco,提出用正弦曲线作为扫描信号,震源施工理论的雏形。1953.1JohnCrawford、BillDoty、BillMiller形成专利。1960,Conoco决定推出这项技术,并授权进行工业化生产。第一家被授权的公司是SeismographServiceCorporation(SSC),150美圆/每个可控震源队·每天,并且有保密协议。1961年,Conoco释放了这项技术,SSL(SeismographServiceLimited)发展了电磁“correlator”。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1993年,Shell公司首次使用可控震源交替扫描激发。1996年,由阿曼石油公司提出可控震源滑动扫描激发。2006年,BP公司发明多组震源同时随机施工技术(ISS),并在2008年开始规模应用。2009年,由PDO公司(阿曼石油开发公司)首次使用距离分割同步激发技术(DSSS)。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可控震源的优点:节能、环保,参数可调可控震源的缺点:地表激发,有限频宽日均炮数不同可控震源高效采集的日均生产效率一、可控震源地震勘探技术发展历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