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的历史变化百余年来,外滩一直作为上海的象征出现在世人面前。她的发展变化也是我们祖国发展变化的缩影。看着现在高楼林立,晚上灯火辉煌的外滩,谁又能想像出她从前的样子呢?19世纪的上海外滩法国冒险家描述当年的外滩:“不计其数的污水沟和小河纵横交错,到处是坟墩。低矮肮脏的茅屋,是竹子和干泥搭成的破棚子。”上海外滩是上海租界区历史最老的部分之一。1845年起今天的外滩地带被划为英国租界,英国人使用这块地区作为码头,并在这里铺设了马路和加固了江岸。英国商人的房子也得到了英军的保护。因为有了这么一块租界,无数的探险家、商人纷纷踏上了这块海滩。洋人喜欢在泥滩上跑马,跑出了一条500米长的小道,当时上海人称它为"马路"。英国人管这条马路叫外滩(Bund)。19世纪末开始,上海外滩渐渐成为各个入侵的殖民国争夺的肥肉,各国租界区管理机构、银行、旅馆等纷纷在此建造它们的体面建筑。逐渐地,租界初期在这里建立的比较矮小的建筑被拆毁,新的豪华大厦起立。这里原来驻有英国的汇丰银行,当时的英国人称它是"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最华贵的一幢建筑"。20世纪的外滩到20世纪40年代,上海外滩已经基本形成了今天的格局。在短短的一个多世纪中,上海从一个海滨小城一跃成为远东最大的都市。20年代的外滩30年代的外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