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传播。Р(一)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Р传染病防治法是调整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Р(二)传染病防治法制建设过程Р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发动秋季种痘的指示》?1955年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了《传染病管理办法》?1978年修订为《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Р1989年2月21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9月1日施行。?1991年12月6日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 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并于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2006年5月《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Р(三)传染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均适用。Р(四)立法目的Р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Р(五)传染病防治方针?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Р(六)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病种Р修订后的传染病防治法列入的法定传染病共37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在2008年将手足口病列入丙类传染病,2009年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乙类传染病,使得法定传染病共计39种。? 2013年11月1日起,我国将人感染H7N9禽流感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管理。? 与此同时,国家卫生计生委将甲型H1N1流感从乙类调整为丙类,自2014年1月1日起纳入现有流行性感冒进行管理;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由“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调整为“乙类传染病乙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