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马工程网站修改建议

上传者:qnrdwb |  格式:ppt  |  页数:22 |  大小:971KB

文档介绍
且经济长期增长也逐步积累了治理生态环境的财富能力。二、区域经济联系与生态环境联系的矛盾与协调必须建立起区域生态-经济合作机制:建立生态补偿制度;签订有关生态受益区-生态功能区责权利的长期合约;建立有关生态环境的市场化交易制度;构建生态一体化利益协调机制。三、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贫困治理的矛盾与协调在具有生态联系的同一区域内,发达地区应当主动地承担起这些责任:①通过转移支付,分担享受生态利益的成本,承担维护生态环境功能的责任;②更多地承担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责任;③通过长期的协作,促使欠发达地区不进行损害区域生态环境的经济活动。第三节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途径一、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行为准则与政策主张区域经济要强化生态环境承载力约束;要协同维护区域生态环境;应明确区域内各经济主体对于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应完善区域性的生态利益交易与补偿机制;应建立适应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行为规范;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在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二、低碳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模式下,企业和消费者都必须考虑碳排放的约束,来决定其生产行为。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消费的低碳化、生产的低碳化、技术进步使碳投入的效率得以提高。区域发展低碳经济,应使区域产业结构朝着低碳经济结构方向调整。一是发展能够有效降低资源消耗,有效降低污染排放,有效降低生态环境损耗的产业;二是培育与低碳经济趋势一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发展低碳消费产业。三、循环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简称3R原则),以“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为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并作为一种理念和模式从生产领域引申到经济活动各领域,把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的经济模式。区域经济发展中,宜在几个方面探索和推进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并推动区域间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协同(见教材相关内容)。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