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1、了解本文所写作的时代背景及文化冲突。2、欣赏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1、作者塑造沙子龙这一人物形象的主旨。2、从王三胜和孙老者的身上所表现出的文化内容。舒乙五句话概括老舍生平北京人满族人穷人近十年生活在国外的经历两个发达的坐标系老舍(1899-1966)是笔名,原名舒庆春。他的生日是1899年2月3日,即旧历腊月二十三,第二天恰逢立春,因取庆贺春天的意思而得名。笔名开始用舍予,即把“舒”姓拆开,后来在第一个字前面加老,“老舍”。老舍是满族人,出生于北京的一个贫民家庭。作者简介191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曾任小学校长。1924年赴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汉语教师,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0年回国后曾在齐鲁大学、山东大学任教授。抗战期间,在重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任理事兼总务部主任。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8月“文革”初期受迫害而去世。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短篇小说《断魂枪》话剧《龙须沟》、《茶馆》断魂枪老舍《断魂枪》印象写作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及其背后的文化意蕴(沙子龙孙老者王三胜)西化一派认为传统文化从整体上看具有负面性、消极性和劣根性,应采取批判和超越的态度。本位文化则倾向于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肯定,反对过多批判。老舍的经历使他在本文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问题上有直接的观察、深入的比较和独特的态度。老舍对西方现代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都抱着既有肯定又有否定的双重性认知态度。对现代文明,他认识到其历史进步性和必然性,又难以容忍它的痼疾;对于传统文化,他有批判意识,又不无眷恋欣赏。这一切,在本篇小说中展露无遗。写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