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2015版)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ppt  |  页数:17 |  大小:25191KB

文档介绍
有“大有年”句。“受年”是甲骨文常见的成语,表示全年的谷物丰收。甲骨文中还有“求年”的记载,就是祈求好的收成,这就是后来“祈谷之祭”。年,后来表示一年的时间。年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相当于今31市亩)……”——《汉书·食货志》法国中世纪的农户每份地标准是13公顷折合195市亩;英国中世纪早期大家庭的份地有120英亩,相当于730市亩。——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一、大国出小农阶段时间耕作方式(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起源阶段远古原始阶段夏商周发展阶段春秋战国1、大国何时出小农?(小农经济出现的时间)神农(农业的起源)“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由于刀耕火种农业耕作技术原始落后,所以在生产中普遍存在互相协作的组织。这种协作盛行于同一氏族或同一家族之间。——《黑龙江民族丛刊》1994年集体耕作小农经济阶段时间耕作方式(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起源阶段远古原始阶段夏商周发展阶段春秋战国2、大国何以出小农?(小农经济产生的条件)神农(农业的起源)“刀耕火种”铁犁牛耕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经·北山》集体耕作小农经济土地所有制(生产关系)土地公有制(王有)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战国李悝描述魏国小农土地私有制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公羊传》一、大国出小农石锄骨耜磨制石斧战国铁农具你能说说这些农耕工具的改进之处吗?3、哪一种更有利于小农的发展?(更有利于牛耕普及全国)抬杠挽犁辕犁辕犁一、大国出小农1、大国为何要保小农?“……农伤则国贫……”——《汉书·食货志》(1)国家的经济基础和财政来源“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商君书·农战篇》(2)战争时期士兵和粮食的主要来源“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吕氏春秋·上农》(3)有利于稳定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二、大国保小农2、大国如何保小农?秦汉至清自然灾害统计表(修建水利工程)二、大国保小农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