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第二章 燃烧与爆炸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ppt  |  页数:98 |  大小:18133KB

文档介绍
——3Cu(NO3)2+4H2O+2NO,2、Zn+H2SO4——ZnSO4+H23、灯泡中的灯丝通电后发光发热,但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也不是燃烧。以下几种情况非燃烧反应:燃烧三要素(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燃烧的充分条件:可燃物、助燃物达到一定的浓度;点火源具备一定的温度和热量,才会引发燃烧。可燃物的爆炸极限(浓度%)氢气4.0%~75%一氧化碳12.5%~74.2%氨气15.5%~27%最小点火能(mJ)氢气0.019mJ甲烷0.025mJ2.1.2燃烧条件必要条件+充分条件——燃烧四面体——燃烧三角形2.1.3燃烧过程及燃烧形式绝大多数可燃物质的燃烧是在气态下进行的。A.气体燃烧:直接燃烧。混合燃烧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预先混合而后进行的燃烧。扩散燃烧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混合燃烧特点混合燃烧速度快、温度高,接近于理论燃烧温度,燃烧完全。例如:混合气体爆炸工业炉预混式燃烧:充分利用混合燃烧的速度,产生很高的温度。扩散式燃烧的特点燃烧稳定,但燃烧速度慢,火焰温度低,常出现不完全燃烧产物。2.1.3燃烧过程及燃烧形式B.液体燃烧C.固体燃烧受热熔化(或升华)蒸发燃烧受热分解蒸发燃烧燃烧气化区(分解燃烧)气态液态产物蒸发燃烧和分解燃烧都是依靠气体的扩散进行燃烧,是火焰型燃烧。分解燃烧:蒸发燃烧燃烧气态表面燃烧:在固体的表面进行,无扩散的火焰。(气态物质)物质的燃烧过程:(吸收熔化潜热和蒸发潜热)(吸收蒸发潜热)燃烧过程中温度变化T初T氧只有外部热源,温度升高慢T氧:可燃物开始氧化放热,放热较少。T自:理论自燃点温度,热量平衡。T自‘:实际自燃点Q诱(τ)——诱导期(着火延滞期)T燃:物质的燃烧温度诱导期与环境温度和压力的关系:自燃点测定时着火延滞时间和自燃点的关系:煤油着火延滞时间-压力关系:三氯乙烯着火延滞时间-温度关系:P↑,Q↓T↑,Q↓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