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滨水空间城市设计导则

上传者:你的雨天 |  格式:ppt  |  页数:6 |  大小:1600KB

文档介绍
人步行、驾车到达所花费的时间。?2)滨水公共空间不仅有宜人的环境,还应设置满足参观者停车需求的停车场,停车场建议位于主要出入口附近。Р滨水地区建议增加观水景的场所,并结合滨水岸线,增设餐饮、商业等娱乐休闲设施。Р1)人工岸线:岸线形式尽量曲线、多变化,避免直线、形式单一的滨水泊岸。?2)自然岸线:岸线形式尽量保留原有岸线,根据自然形成的岸线形状进行调整改造。Р3.3 滨水空间的可达性Р3.4 滨水区水岸线形式Р3.5 滨水区的设施配置Р3、滨水空间Р驳岸直接与水面接触,人难以接近,不提倡Р驳岸护坡与亲水平台结合设计,引导人参与亲水活动,提倡Р驳岸护坡与条形驳岸结合设计,提倡Р采用自然堆石、绿化等形式结合自然驳岸设计,引导人的亲水娱乐性,提倡Р条形驳岸局部设计放大,作为停留区,增加亲水性,提倡Р公共开放空间设计指引Р1 建筑群体轮廓线与城市风貌的协调Р沿街公共建筑底层裙楼的高度避免采用过高尺度或大面积实墙,给行人造成压抑感。?1) 底层裙楼的入口高度宜控制在3~5米,入口可采用雨棚或挑檐方式。?2)底层裙楼采用骑楼或拱廊形式,高度宜控制在4-9米。?3) 底层裙楼采用面积较大的玻璃墙面,玻璃门窗的高度宜控制在5-8米。Р2 沿街公建底层裙楼的高度宜符合人的行为尺度Р建筑群体的高度轮廓线应与其所在的城市自然环境特征相协调。Р2) 滨水地区的建筑群体宜将低矮、小尺度的建筑临水布置,较高的大体量建筑远水布置,形成从内陆到滨水层次鲜明,高低跌落的连续景观界面。Р1) 临山地区的建筑群轮廓线宜与山势呼应,显现山体起伏特征。Р1、建筑高度Р公共建筑形态设计指引Р3 单体建筑高度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关系Р新建单体建筑高度与体量应与基地周边环境相协调,避免出现高度过高,体量过大,在城市环境中突兀失调,影响城市整体风貌。Р单体建筑过高,体量过大,突兀失调,不提倡Р1、建筑高度Р公共建筑形态设计指引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