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特征。Р三是综合决策层次:即在前述法律性的认知判断、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性衡量,并作出符合法治要求的决策。对于领导干部而言,法治思维更多地体现在这一层次上。?四是建构制度层次:即在前面三个层次的思维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抽象,从而能够通过建构或改革法律制度对更宏观的问题提出长远的解决方案。这是最高层次的法治思维,也是高层级的领导干部所应当具备的。?因此,考察法治思维能力的高低,应当按照对象和主体的不同设定不同的标准。Р广义的法治方式Р立法Р执法Р司法Р体制Р机制Р设施Р程序Р制定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Р执行和实施法律、法规、规章等Р民事、刑事、行政诉讼和司法执行Р法律所创制的各种制度Р监督机制、解纷机制等详细机制Р行政裁判所、人民调解中心等РADR程序(除司法诉讼、仲裁外的解纷方法)Р法治方式Р简单地说,法治方式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行为方式。?法治方式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的体现:?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等。?执法: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政务公开等。?司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推进严格司法、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等。Р1.思维的规则意识Р法治思维方式的特征Р规则具有平等性、确定性、可预期性、可执行性的特点。规则面前一律平等,不论贫富和特权。? 对公权力机关和领导干部而言,首先要严守规则,维护规则的稳定和公平,不可朝令夕改、随心所欲,不可使规则陷入“沉睡”形同虚设,否则就会使有序变成无序。Р3.方式的彻底性Р“文化大革命”使民主法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宪法、公民的生命和权利等被严重践踏,社会秩序被严重破坏,人大制度、政协制度形同虚设。? 深化“依法治国”改革必须长期坚持、全面彻底,不可时断时续,必须实现改革的有序性、长远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