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推拿治疗学

上传者:梦溪 |  格式:ppt  |  页数:494 |  大小:1649KB

文档介绍
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开展了有组织的按摩教学工作。《唐六典》说:按摩可除八疾“风、寒、暑、湿、饥、饱、劳、逸”等。膏摩有了很大发展,有莽草膏、丹参膏、乌头膏、野葛膏、陈元膏、木防己膏等。而且膏摩还可以防治小儿疾病,唐•孙思邈的《千金要方》中指出:“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风寒”等。? 这一时期,由于我国经济、文化、交通等均有较大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我国医学在这一时期传入日本、朝鲜、印度等国家。Р(三)宋金元时代?推拿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当时十分重视推拿手法的分析:在《圣济总录》中说:“可按可摩,时兼而有,通谓之按摩:安之弗摸,摩之弗按,按止以手,摩或兼以药,曰按曰摩,适所用也。……”。这种对每个具体手法的分析,使人们对推拿治疗作用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张从正的《儒门事亲》中提出导引按摩具有解表发汗的作用。并且能运用按摩法催产。如宋代名医庞安时有“为人治病十愈八九……有民家妇孕将产,七日而子不下,百术无所效……令其家人以汤温其腰腹,自为上下按摩,孕者觉肠胃微痛,呻吟间生一男子”的记载。Р(四)明代?重新设立了推拿科:在明代太医院十三科中,又再次设置了按摩科,而且在按摩治疗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和理论知识。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如在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线(如前臂的“三关”、“天河水”、“六腑”)也有面(如手指指面的“心经”、“肝经”、“肺经”等)和点(如“小天心”等),在治疗儿科病症时强调辩证论治。产生了现存最早的小儿按摩专著,其中四明陈氏的《小儿按摩经》,于1601年成书,另外,有龚云林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于1604年成书,按摩更名为推拿正是从此时产生的,这标志着推拿治疗发展史的一个飞跃。此时民间推拿治疗也相当活跃:在《香案牍》中记载:“有疾者,手摸之辄愈,人呼为摸先生”,这位摸先生就是民间的一位杰出的临床推拿医生。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