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持原油的粘度在泵输的允许范围之内,管线上10公里左右就要建一个加热站,消耗和浪费了大量燃料。有些稠油的运输甚至靠用罐车外运,效率极低。除草桥外,我国其它油田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这就促使人们去寻找其它技术和经济上可行的输送工艺。Р二、油田原油乳状液的来源?乳状液是一种或几种液体以液滴形式分散在另一不相混容的液体之中构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分散体系,其液滴直径一般大于0.1μm。“相”是指一个体系的均匀部分,气体之间可以均匀混合,可当作一个相;而几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时则一种液体算一个相,成为多相体系,原油与水混合在一起时有两个相,即油相和水相。通常把乳状液中以液滴形式存在的那一相称为内相(亦称分散相或不连续相),另一相成为外相(亦称分散介质或连续相)。?原油与水形成的乳状液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水相以液滴形式分散于油中,称为“油包水”型乳状液,用符号W/O表示;另一种是原油以液滴形式分散于水中称为“水包油”型乳状液,用符号O/W表示。此外,还有多重乳状液,即油包水包油型、水包油包水型等,分别以O/W/O和W/O/W表示。Р油田原油和水(包括地层水和注入水等)所形成的乳状液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乳状液。其乳化剂一般是原油中天然存在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环烷酸或环烷酸皂)及胶质、沥青质、石蜡、固体岩屑粉末等,这些往往是W/O型乳化剂。原油乳状液一方面是在原油开采和油气集输过程中,在天然气参予下,经紊流混合、激烈搅拌而成。另外,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尤其是开采进入中后期随含水率升高,原油与水一起被采出,在从井底流至地面并进一步经集输管线流至联合站的流动过程中,经过凡尔、油嘴、管道、阀门、机泵时的搅拌作用,使其混合成为乳状液。除高含水期外,采出液中绝大多数为W/O型乳状液,所以本节只讨论W/O型乳状液的性质及其流变性,而O/W型乳状液大多用于稠油乳化降粘,详见本书6.8稠油乳化降粘输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