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肌内注射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ppt  |  页数:7 |  大小:23KB

文档介绍
持原体位→迅速用止血钳将折断的针体拔出→针体如已完全没入皮肤→通知医生需手术取出→观察局部→记录Р三、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Р(五)局部或全身感染?1.发生原因?(1)无菌操作观念不强。?(2)注射用具、药物被污染。?(3)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格。?(4)注射部位针眼因清洗不当造成污染。?2.临床表现?(1)局部出现红、肿、热、痛,局部压痛明显。?(2)若感染扩散,可导致全身菌血症、脓毒败血症,患者出现高热、畏寒、谵妄等症状。?3.预防?(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2)掌握无菌操作技术。?(3)注射部位用碘伏消毒,由内向外环形消毒,直径不小于5cm。?(4)注射后局部避免沾水,防止污染。?4.处理流程?评估→初步判断→通知医生→遵医嘱抽血→送血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静脉输入抗生素→监测体温→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记录Р三、肌肉注射技术操作及并发症处理Р(六)注射部位渗液? 1.发生原因?(1)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药液。?(2)每次注射药量过多。?(3)局部血液循环差,组织对药液吸收缓慢。?2.临床表现?推注药液阻力较大,注射时有少量液体自针眼流出,拔针后液体流出更明显。?3.预防?(1)选择合适注射部位,避开硬结、在肌肉较丰富之处注射。?(2)掌握注射剂量,每次注射量以2-5ml为宜,一般不宜超过5ml。?(3)有计划地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同一部位反复注射。?(4)注射后及时热敷、按摩,促进药液吸收。?(5)在注射刺激性药物时,采用“z”字型途径注射法预防药物渗漏至皮下组织或表皮,以减轻疼痛及组织受损。?(6)采用“留置气泡技术”即用注射器抽取适量的药液后,再吸进0.2-0.3ml空气,注射时,气泡在上,当全部药液注入后,再注入空气,可防止药液渗液。?4.处理流程?采取合适的体位→在局部适度按压→患者暂时不要运动→穿紧身衣服→观察局部皮肤→记录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