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的布达拉宫“布达拉”是藏语译音,即“普陀罗”。藏传佛教徒认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媲美,布达拉宫由此得名。布达拉宫是一座融宫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它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而起,从地平直达山顶。主楼有13层,高117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气势磅礴,傲视群山。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当时称红山宫,整个宫堡规模宏大,外有三道城墙,内有千座宫室,是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但后来因宫殿遭雷击引起火灾和战乱,红山宫一直未能重兴,只成为一处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公元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1648年基本建成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并将政权中心移至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它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布达拉宫依山而建,气势雄伟,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1961年,布达拉宫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内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也是藏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是藏族文化的艺术宝库,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明珠,世界文化艺术殿堂中的瑰宝。同时,布达拉宫也是藏民心中的圣宫,西藏的灵魂。相传1300年前的公元7世纪初,布宫的三大建筑,均通体粉白,耸立在红山上显得圣洁而雄伟,藏民们都称之为“白色的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