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发病。在生产实践中,雏鹅死亡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母鹅的免疫状态。除雏鹅以外,雏番鸭也可发生感染。而雏鸭和雏鸡等家禽均有较强的抵抗力。Р病雏鹅和带毒成年鹅是本病的传染源,在自然情况下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健康雏鹅通过与病鹅、带毒鹅的直接接触或采食被病鹅、带毒鹅排泄物污染的饲料、饮水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用具和环境(如鹅舍、炕坊等)都可以引起本病的传播。Р[临诊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为3~5天,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亚急性三种病型。?最急性型:常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通常无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或是一发现即精神呆滞、极度衰弱,或倒地乱划,不久就死亡。Р在雏鹅群中传播迅速,几天内即蔓延全群,?致死率达95%~100%。?急性型:发生于1周龄以上至15日龄以内的雏鹅,?常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病雏鹅精神不振,食欲?减少或废绝,腹泻、排出灰白色或淡黄绿色混有?气泡或纤维碎片的稀粪,肛门周围羽毛常有稀粪?沾污,喙端和蹼的色泽变深发绀;病初虽随群作?采食动作,但采得的草料含在口中并不吞咽或偶?尔咽下几根,逐渐离群独居,拒食、打瞌睡,开?始饮欲增强,继而拒饮、甩头、呼吸用力,病程?1~2天,濒死前头颈伏地、两肢麻痹,或濒死前?扭颈抽搐,或是出现勾头、仰头、角弓反张等神?经症状。Р亚急性型:常发生于15日龄以上的雏鹅,一部分是由急性转为亚急性的,多出现于流行末期。以精神萎顿、缩头垂翅、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消瘦、下痢为主要症状。病程为3~7天或更长,少数幸存者能自行康复,但在一段时期内生长不良。?[剖检病变]? 死于最急性型的雏鹅,病变不明显,仅见小肠前端黏膜肿胀充血,覆有大量浓厚的淡黄色黏膜,有时可见黏膜出血。胆囊扩张,充满稀薄胆汁。死于急性型病雏鹅,机体脱水,皮下组织充血,心肌苍白,肝脏肿大,日龄稍大的可出现郁血,具有神经症状病死雏鹅脑血管充血,大脑表面有散在的出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