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Р全面质量管理?TQMР国际标准化Р1911,美国机械工程师泰勒主张计划与执行必须分开因而需要有“专职检验”。因此企业执行检验的职责由操作者-工长-专职检验人员。由检验员把关,减少了社会上不良品的流通,促进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但这种“检验员的质量管理”是以半成品、成品的事后检验为主的质量管理方式,对于防止不合格品出厂时完全必要的,但是这种事后把关的管理,不能避免不合格品的产生,而且出了问题又肯呢个推诿责任。比如:解决质量问题缺乏系统的观念;只注重事后的结果,缺乏预防等。1930-40期间,美国国防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统计质量控制的专门研究,强制要求生产军需品的各军工企业推行统计质量控制,保证并改善了产品质量,效果显著。战后又将他推广到了民用工业中,于是全世界纷纷效仿。Р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在生产工序之间进行质量控制,可以预防不合格品的大量产生,在方式上,责任者也从专职检验员转移到专职的质量控制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这标志着事后检验的观念转变为预防质量事故的预防观念。但由于强调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使员工感到深奥,误认为“质量控制是工程师的事,与自己无关”,从而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该方法的推广。?随社会额不断进步,1960年代,美国菲根堡姆发表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该书强调质量智能应由全体人员承担,质量管理应贯穿于产品产生到形成的全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1.把过去的以事后检验和把关转变为预防和改进为主(青蛙实验:把青蛙投入滚烫的水中,青蛙立即跳出来,把青蛙放入常温水中,然后慢慢加热,当青蛙感觉到热想跳出来时,却跳不出来。)?2.把过去的以就事论事,分散管理变为系统的观点进行全面的综合治理。?3.以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查出来,抓住主要矛盾,发动全员参与,依靠科学管理的理论,程序和方法,使生产,作业的全过程都处于受控状态,以达到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