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分写,胡适赋诗唱和:?有他才有她,无他不成她,他她分开用,文章传万家。?胡适等白话文运动的主将倡导区分“的”“地”。并身体力行,《胡适的日记》,不叫《胡适日记》?沈从文的文章轻易不用“的”字。?余光中认为,少用“的”字,是一位作家得救的起点。?“的、地、得”同定心、状心、心补的结构关系相联系,而这些结构关系一般人有时分不清,因此,严格地按分工用法来使用有一定的难度。Р的、地、底等的使用,曾经有点混沌Р闻一多诗歌中喜用“底”:?金底黄,玉底白,春酿底绿,秋山底紫?我要赞美我祖国底花?五四时期,表领属的定语后用“底”。?徐志摩,诗人任性,喜用“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鲁迅对于“的、地”的使用也非常纠结:?穿长衫的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孔乙己》?掌柜正在慢慢的结账……仍然慢慢的算他的帐。《孔乙己》Р学界观点,也有分歧Р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1951)年和《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1956)主张三分说,“的、地、得”严格区分,影响深远。?1984年出台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提倡将结构助词“的”“地”统一为“的”,但又未做硬性规定。“愿意分写的尽管分写,只要分得对就行”。这种分合两可的态度,带来新的混乱。Р现在的情况Р虽有混用的,如电视、互联网、网络作家等,但严谨的公文,严格区分:?中国的前途是同世界的前途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1982年《宪法》序言)?《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严格区分。?《现代汉语词典》也是严格区分Р严格区分,表意精密Р他的画渐渐的画的很传神。?他的画渐渐地画得很传神。?当它们从树林上空掠过时,强大的冲击波把树枝刮得死命地摇曳。(刘亚洲《攻击攻击再攻击》1993)?民主不是一个压倒另一个,各种势力和谐相处,最大程度地实现多数人的民主,让农民活得有尊严有微笑,才是最终目的。(南风窗,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