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立国,重视农业收成的观念,形成古代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因此,历代统治者和广大农民都在年关节令转换的时刻,逐渐形成占卜农事丰歉、祈求免除灾害、避祸得福的习俗。人们通过这类习俗,希望借助超自然的神灵的庇佑,获得幸福;或对危害人类的自然灾害的恶神,予以禳解或消除。 4 、农业禁忌、祭祀习俗农业禁忌习俗,一方面是农民不能充分认识自然界规律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一年四季,天气好坏与否,对农业收成关系极为密切。这便是产生许多禁忌的原因。实际上,农业禁忌是农民对农业生产实践规律的经验性认识的一种总结。 5 、祭田神、先农和社神的习俗一年里,涉及农事丰歉、耕作辛苦、祛灾降福等关系农民温饱、饥寒的生活大事, 农民无不希望借助超自然的力量得以实现。这类习俗、信仰的产生和形成,主要原因是农业科学技术落后,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有限。随着近世农业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人类战胜自然灾害的愿望逐步得到实现,这类习俗逐渐淡化。 6 、农业生产过程习俗这类习俗包括农业生产工具的制作和使用,以及具体的生产程序等。这些习俗世代相沿,成为广大农民生产、生活的一部分。它既可以起到传授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作用,又成为农村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 、农业娱乐风习农业生产民俗来自劳动实践,也伴随生产活动自然形成娱神、娱人的具有文娱性质的民俗文化。这种民俗文化,有的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进行创作,有的是在丰收以后庆节时表演,有的是在节日民间业余文娱活动中或歌或舞,丰富多彩。 1 、狩猎、游牧业生产的时序、节令民俗在农牧并存地区,畜牧业大多盛行在农闲季节。狩猎者秋冬进山林捕捉猎物。东北地区入冬捕熊、猎虎,霜降后捕貂,雪天捕鼠。而在南方,却是在暖天进山林捕猎。他们捕猎季节、时令观念,主要取决于生产的实际效益。二、狩猎、游牧和渔业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