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在,受左拾遗。不久因房案直谏忤旨,几近一死。长安收复后,回京任原职。 758年外贬华州司功参军,永别长安。此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759 年,关辅大饥,杜甫对政治感到失望,立秋后辞官,经秦州、同谷,于年底到达成都。此期流传下来诗歌 200多首, 大部分是杜诗中的杰作。飘泊西南时期: 肃宗上元元年(760)至代宗大历五年(770),杜甫在蜀中八年,荆、湘三年。 760年春,他在成都浣花溪畔建草堂,并断续住了五年。其间曾因乱流亡梓、阆二州。后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举家离开成都。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 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他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飘泊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时间多在船上度过。 770年冬,杜甫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这11 年,他写诗1000余首,多是绝句和律诗,也有长篇排律。名作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秋兴八首》、《登高》、《又呈吴郎》等。公元 759 年冬,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入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次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 240 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 堂成>> 、<< 江村>> 、<< 春夜喜雨>> 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匡世济民的责任感始终存在于他的心底,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一旦现实中出现促使他的忧患意识复苏的因素,诗人便又回到忧国忧民的创作轨道上,著名的<<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以及<< 病枯>> 、<< 枯棕>> 等诗篇,就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写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