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适用于上海地区保温形式及材料比选_图文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ppt  |  页数:30 |  大小:7367KB

文档介绍
在非集中供暖地区是一种较为合理的保温形式。 02 保温形式比选 1.造价低,施工方便,结合内装施工,无需搭建脚手架 2.对材料的耐候性、防水性、防火性能要求不甚高,一般可选用 B1 级材料, 材料选择面较宽 3.施工位于室内,受天气影响小 4.利用内保温的夹层布置设备管线,做到设备管线敷设与结构体脱离,方便今后内装移位改造及管线维修替换。内保温的优点: 内保温的缺点: 1.保温薄弱点多,容易在墙角产生结露发霉现象 2.关键部位节点处理较为复杂 3.影响套内有效使用空间 4.业主二次装修改造过程对保温层的破坏严重 02 保温形式比选内保温细部节点防止热桥的常规处理办法: 在楼板与外墙转角处,为避免热桥,将内保温层从墙角向内延伸 500mm ,厚度一般为 15~20mm ,可采用无机保温砂浆作为延伸保温段以控制厚度。在内装上采取一定的处理方式弱化延伸段保温的影响。 02 保温形式比选内保温细部节点防止热桥的常规处理办法: 位于分户墙体时,分户墙为剪力墙同时又有走线需求时,可考虑在分户墙上增加 50mm 厚 SI轻质隔墙,走管线的同时又能遮蔽内保温。 SI轻质隔墙内保温延伸段 02 保温形式比选内保温细部节点防止热桥的常规处理办法: 在户型内的剪力墙,无点位需求时,仅在墙面外做抹灰,遮蔽保温延伸。内保温层墙角内保温延伸段内墙抹灰与保温延伸段做平 02 保温形式比选内保温细部节点防止热桥的常规处理办法: 位于内墙转角位置时,考虑内装效果,建议将内隔墙与内保温层完成厚度做平(后建轻质隔墙)。 02 保温形式比选内保温细部节点防水防潮的常规处理办法: 内保温外增加保护层,常规可选用 10mm 纸面石膏板、 6mm 高密度水泥纤维板、 6mm 硅酸钙板 02在有水房间,通常采用 6mm 高密度水泥纤维板或硅钙板作为保护层, 表面可湿贴面砖。当保温材料选用岩棉时,保护层采用龙骨固定的方式。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