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4)“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的政策,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三、短暂的春天原因: 例2.(2013 ·福建文综·19)表1是1912 —— 1915 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212 46 46 工厂数(家) 1915 1914 1913 1912 年份【解析】本题是一道表格题目,涉及的时间范畴是 1912 —— 1915 年,事件是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的减少。可用排除法解题, A选项自然经济的最终解体是在三大改造完成时; B选项是在 19世纪末;新文化运动开始于 1915 年,所以 D也排除。【答案】C (1)产生和发展: 19世纪末期,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而产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发展, 在20世纪初与“民主共和”一起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2)思想内容: 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 倡导“实业救国”。(3)实质: 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4)积极作用: 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在“实业救国”的思潮影响下, 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5)结果:“实业救国”在中国行不通。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发展。民族工业的春天之所以很短暂就是最好的证明。概念: “实业救国”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