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制约的。当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则可能导致整个草原系统的损害甚至崩溃。?鼠类在草原上挖掘土丘营造洞穴,其频繁的挖掘活动可将下层湿土壤翻出地面,在洞穴附近形成一个个小土丘,而这些小土丘就形成了特出的土壤镶嵌体, 有利于草地基质的养分循环和接纳水分。?植食性鼠类,由于其种群超补偿的繁殖弹性大,基础代谢高,年间和季节种群数量波动较为剧烈,对草原危害严重。而一些散居的杂食性类群,种群数量趋势趋于稳定,它们一般为单洞栖居,不聚合在一起, 活动空间也比较大,呈均散分布,对草原结构的稳定并无直接危害。 4.2 草原鼠类的危害?啃食优良牧草,载畜量下降。?草原沙化、水土流失,破坏草地生态。?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 5.草原生态现状及恢复 5.1 若尔盖草原现状国家农业部及四川省、阿坝州草原站专家工作组一行在若尔盖县开展 2011 年度鼠害区监测工作。工作组分三个技术小组,运用“3S ”技术,在阿西乡、麦溪乡进行鼠害监测。完成调查样地 19个,样方数 43个,根据调查数据显示: 高原鼠兔平均洞口数 260 个/亩,有效洞口 53个/ 亩,按洞口系数 0.15 计算,平均鼠密度 8只/ 亩;高原鼢鼠平均土丘数 226 个/亩,当年土丘数80个/亩,平均鼠密度 3只/亩。 5.2 草原恢复?首先,要防止鼠害和虫害。?其次,对那些草原退化比较严重的地区确定优良牧草草种,进行草原的补播改良。?最后,对选取的优良牧草草种进行草原的补播改良。 6.对草原鼠害防治保持生态平衡 6.1 草原鼠害防治的行政措施?加强能力建设,加大草原鼠害监测力度?加强组织领导工作,落实各级行政单位首长负责制?加强监测人员和农牧民测报人员的定期培训?加大财政的投入,强化资金的使用管理?加强监测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合理布局监测网点?对草原实行休牧、禁牧措施?大力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宣传灭鼠工作?建立草原无鼠害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