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国传统文化—— 对联-课件【PPT讲稿】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ppt  |  页数:2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文人学士田翁野老贩夫走卒老妪少妇小姐稚童,人人能对,人人懂对。对联文化遍及大地,通过对联来考验书生和将相的学识和聪明才智也是一种不错的方式。对联有这样深刻的代表性和广泛的群众性,它对中华民族的影响可见一斑。起源和发展?对联这一文体可称得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远在周秦时代,民间就有了在门前挂桃符的习俗, 以用于驱鬼除邪。事实上,古书籍中的对偶句则是对联真正的影子。《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都可称得上工整。但它们毕竟是对偶,不是对联,充其量只是对联的雏形。关于最早的对联,通常的说法是五代十国时期, 后蜀孟昶( chang )的桃符题词: “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隋唐时期,许多文人墨客喜欢将一些精彩之笔凝注于对句中。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杜甫的“三顾频繁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句,对仗也十分工整。?明太祖朱元璋非常欣赏和喜爱对联,倡导联风, 在定都金陵的除夕之夜传旨文武百官庶民百姓家家户户张贴对联。他本人也深入到群众中去,创作出不少千古名联。他的这些做法,对对联的推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对联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明清两代,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对联成为科举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当时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由于皇帝喜欢,朝中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这段时间,也确出现过无数楹联高手,明朝的解缙、唐寅、徐渭;清代的纪晓岚、阮元、郑板桥等都有杰作传世。孙髯翁所撰的“昆明大观楼联”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而钟耘舫的“江津临江城楼联”长达 1612 字,空前绝后。民国时期,中国陷入苦难的深渊。刘师亮、冯玉祥、孙中山、郭沫若等人都写过很多有影响的忧国忧民之作。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