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现代化程度低, 农民增收难。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组织的制度创新, 旨在通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克服“小生产”的弊端,提高农业的效率。?议题?农业产业化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农业产业化的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的要素培育第一节农业产业化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农业产业化的雏形: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已经出现(产加销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既是 80年代发展的继续, 更是为解决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发展中积累性的矛盾而提出的一项根本举措。这些积累性的矛盾主要是: 1,农业比较利益低下与农业增产增收的矛盾以提高农产品价格为手段的措施难以为继: 工农产品轮番涨价,比价复归,农产品价格依然处在“锅底”,工农比较利益愈益悬殊; 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价格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国际市场价格,提价已无潜力。 2,农户分散经营与走向市场的矛盾分散农户走向市场面临诸多困难: 经济实力弱,经不起市场风险; 缺乏市场信息,生产靠模仿,雷同化; 组织程度低,交易手段落后,受盘剥; 3,农业经营规模狭小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小规模经营的农户无力开展农业现代化。在不改变家庭承包制的前提下,怎样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二节农业产业化的内涵一,农业产业化定义:众说纷纭?归纳为三派( P98-103 ): ?经验派(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定义冗长繁杂) ?窄派(牛若峰:农业产业一体化,农工商一体化的简称) ?宽派(严瑞珍:农业产业化实质上是农业现代化) ?告诫:不要陷入概念之争,而重在把握实质农业产业化的一般定义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各类企业、中介组织为龙头,以龙头带动农户的形式,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体,形成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一个比较简练的定义农业产业化就是把一个农产品升格为一个系列,使农业成为包括加工、流通在内的完整的产业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