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集》、《看云集》、《苦条随笔》、《夜读抄》、《瓜豆集》等。?七七事变后(1937 年, 52), 北大南迁,他留在北平。后任日伪政权的国府委员等职。?抗战胜利后(1945 年, 60)因汉奸罪被监禁在南京,最后判有期徒刑 10年。?1949 年1月( 64)保释出狱,定居北京,家居从事翻译与写作。?1952 年8月( 67)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制外特约译者。(每月预支稿费 200 元人民币, 按月交稿。 1960 年1月( 75)起,调高到每月 400 元人民币。 1964 年9月( 79)起,又减半至每月 200 元人民币。) ?这期间,他翻译日本古典文学和古希腊文学多部,同时应邀校订别人的译稿(《今昔物语集》、《源氏物语》等), 日本现代文学译作有: 《石川啄木诗歌集》等。?回忆鲁迅的专书作品有: 《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在香港传媒连载回忆录《知堂回想录》。? 1966 年5月( 81 ),文革开始。 6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不再给其预付稿费。 8月2 日,被红卫兵抄家。? 1967 年5月6日( 82 ),去世。二、作品周作人的主要散文创作: ?《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泽泻集》,《谈虎集》,《谈龙集》,《永日集》,《看云集》, 《夜读抄》,《苦茶随笔》,《苦竹杂记》,《风雨谈》,《瓜豆集》,《秉烛谈》,《药堂语录》, 《药味集》,《药堂杂文》,《书房一角》,《秉烛后谈》,《苦口甘口》,《立春之前》,《鲁迅的故家》,《鲁迅的青年时代》,《药堂谈往》(又名《知堂回想录》)……三、散文特点?周作人把文学分为“载道”与“言志”两大类。在现代散文理论的开山之作《美文》中,周作人倡导现代散文“须用自己的文句与思想”,要“抒我之情”,产生了很大影响,因而文学史家将其称为“言志”散文,并将受其影响、具有相似特征的散文创作称为“言志派”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