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疏导时,既要注意倾听他们的心声,又要采取师生平等性原则、共鸣性原则、保密性原则,并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们的各种内心感受, 发至肺腑地教育疏导他们,对他们的一些内心表白,我们要做到绝对保密。只有在这种前提下,他们才会将你当成知心朋友,并毫无顾忌,畅所欲言地与你谈心、交心。 3、提高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发挥教师示范带头作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并重视教师心理知识培训,切实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的状态,并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去教育疏导学生,感化启发学生。 4、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各学校应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学生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从而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5、建立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让心理教育疏导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各校应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目标计划,并落实在平常的教研教改和学校管理中。二是,省、州、县教育主管部门应设法尽快培养或培训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 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三是,乡镇中心校以上的寄宿制学校应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活动室,开通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专题讲座,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参考文献: [1] 刘京穗,《当代中国教育论坛》,原子能出版社, 2006 年[2] 吴思娜,《 21世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科学出版社,2007 年[3] 刘晓明、刘虹,《教师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0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