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美、美学、美育(新)-课件(PPT讲稿)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ppt  |  页数:27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限感叹地说: “美是难的”。什么是美的东西? 什么是美?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 2、美的本质问题, 是美学的“歌德巴赫猜想”?有多种观点?每种观点都有共合理成份,不乏真知灼见, 但又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漏洞。 3、中国美学界关于美的本质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蔡仪( 1906-1992 ) 美学家蔡仪蔡仪( 1906-1992 )美学家。长沙府攸县人,长沙长郡中学毕业。 1925 年入北京大学预科, 1929 年赴日本, 先后就读于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九州帝国大学。 1937 年回国,在长沙、重庆等地从事抗日宣传工作。 1941 年起从事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 1945 年加入共产党。曾编辑《青年知识月刊》,任教于上海大夏大学、华北大学等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等,是中国美协副会长。著有《新艺美学》、《美学原理》、《中国文学史讲话》等。(1)典型说美的本质,就是事物的典型性。典型,个别之中显现着一般的东西。"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 李泽厚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长沙人,生于1930年6月,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李泽厚成名于五十年代,以重实践、尚“人化”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的美学观卓然成家。八十年代,李泽厚不断拓展其学术论域,促引思想界在启蒙的路径上艰辛前行。九十年代,李泽厚客居美国,出版了《论语今读》、《世纪新梦》等著作,对中国未来的社会建构给予沉甸甸的人文关怀。(2)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说(2)客观性和社会性统一说美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它不存在于事物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事物的社会属性。社会性--- --社会职能, 它在人类生活中所占的地位、任用和关系。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