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体育产业经济学(第三章)-课件【PPT讲稿】

上传者:似水流年 |  格式:ppt  |  页数:5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 1938 年,由梅森(E.S.Mason) 领衔,贝恩、凯尔森(C. Kaysen) 和艾德曼( M. Addman )等人成立了一个产业组织研究小组,以案例的形式,对竞争过程中若干行业的组织结构、竞争行为方式和竞争结果进行经验性研究。他们被称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哈佛学派”。?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以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了前人一系列理论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结构、行为、绩效三个方面,即所谓的产业组织研究的“三分法”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市场绩效,并对市场关系各方面进行实际测量,从而规范了产业组织的理论体系。三、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在20世纪 60年代后,芝加哥大学的一些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如斯蒂格勒(G. Stigler) 、德姆塞茨( H. Demsetz )、波斯纳( R. Posner )、博克( R. Bork )和布罗曾( R. Brozen )等围绕着有效竞争的概念以及反垄断政策的争论,对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进行了激烈批评,并逐步形成了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芝加哥学派基本上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他们强调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有效性,即强调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他们将 SCP 范式的结论倒转过来,认为市场结构是由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决定的,而不是相反。?20世纪 70年代以来,由于可竞争市场理论、交易费用经济学和博弈论等新理论、新方法的引入,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基础、分析手段和研究重点都发生了实质性的突破, 大大推动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由鲍摩尔( W. Baumol )于 1982 年提出并由他和潘查(J. Panzar) 、威利格(R. Willig) 发展的“可竞争市场”( contestable market )理论对传统的 SCP 框架提出了新的挑战。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