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本次课内容?一、后浇带基本知识?二、后浇带施工工艺《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一、后浇带基本知识一、后浇带基本知识? 1.1 、后浇带定义? 1.2 、后浇带作用? 1.3 、后浇带分类? 1.4 、后浇带的留设《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 1.1 1.1 、后浇带定义、后浇带定义?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 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后浇带是既可解决沉降差又可减少收缩应力的有效措施,故在工程中应用较多。《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实质——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位置——板(包括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适用于——是一种砼刚性接缝,适用于不宜设置柔性变形缝以及后期变形趋于稳定的结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 1.2 1.2 、后浇带作用、后浇带作用?1、解决沉降差。?2、减小温度收缩影响?从而达到了在整体结构中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 1.3 1.3 、后浇带分类、后浇带分类?沉降后浇带——为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低层裙房间的沉降差而设置?收缩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因凝结收缩开裂而设置?温度后浇带——为防止混凝土因温度变化拉裂而设置?伸缩后浇带——为防止结构因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开裂而设置《主体结构工程施工》课程 1.4 1.4 、后浇带的留设、后浇带的留设?(1)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 一般在可选在梁、板的中部附近?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 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 一般宽度以 800 ~ 1 000 mm 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