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葡萄病虫害防治课件-课件(PPT讲稿)

上传者:非学无以广才 |  格式:ppt  |  页数:20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范围 10-30 ℃,最适温度为 25℃。孢子囊形成的我温度范围为 13-28 ℃,最适为 15℃。孢子囊形成的适宜的湿度为95%-100% ,最少需要 4h的黑暗,故孢子囊一般在夜间形成。孢子囊萌发的温度范围为 5-21 ℃最适温度为 10-15 ℃。在阳光下暴露数小时死亡。卵孢子在 13℃以上即可萌发,最适温度为 25℃。3、防治措施(1)选用抗病品种,在病害易流行地区应种植抗病性强的品种。(2)清除越冬菌源:冬季修剪病枝,扫除落叶,并集中销毁。萌芽前结合黑痘病的治理喷一次药,以减少初次侵染源,保持田间通风透光良好,降低湿度。(3)农药防治: 86.2% 氧化亚铜 800 倍液+天宝 1500 倍液或 30% 烯酰醚菌酯 1500 倍液+天宝1500 倍液或甲霜锰锌 800 倍液+天宝 1500 倍液对植株茎秆、叶片和果穗进行均匀喷雾。四、葡萄炭疽病( 1)症状病征主要为害接近成熟的果实,所以也称“晚腐病”病菌,侵害果梗和穗轴,近地面的果穗尖端果粒首先发病。果实受害后,先在果面产生针头大的褐色圆形小斑点,以后病斑逐渐扩大并凹陷,表面产生许多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涌出粉红色胶质的分生孢子团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严重时,病斑可以扩展到整个果面。后期感病时果粒软腐脱落,或逐渐失水干缩成僵果。果梗及穗轴发病,产生暗褐色长圆形的凹陷病斑,严重时使全穗果粒干枯或脱落。(2)病原物该病为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围小丛壳菌,无性期为胶孢炭疽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半埋生在组织内,常数个聚生,梨形或近球形, 深褐色,有短喙,周围具褐色菌丝状物及粘胶质,大小 125 ~320 ×150 ~ 204 微米。壳内有束状排列的子囊,子囊棍棒状,无色,大小 55~ 70×9~16微米,子囊内有 8个子囊孢子,椭圆形或稍弯呈香蕉状,单胞无色,大小 12~28×3.5 ~7微米。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