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适有交并。”?到了明代,耳部经络又有深入阐述。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从八脉角度阐明了耳和经脉关系,如阴阳二跷脉循行“入耳后”。?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中曰: “阳跷…下耳后,入风池而终。”由此可见耳与十二经络关系最为密切,耳廓虽小,却是诸经通过、终止、会合的场所,上述这些论述与记载为后来为耳针的发展奠定了理论根据与研究基础。?实践中表明了针刺耳廓常出现沿一定的经络感传, 在经络的普查中又看到刺激十二井穴时,有些经络的感传可通达耳廓,这种耳与经络的关系,是值得研究探讨的。二、耳与脏腑关系的记载?耳与脏腑有着极为密切的生理关系。?《灵枢?五阅五使篇》记: “耳者,肾之官也。”, ?《灵枢?脉度篇》记: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清代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记: “耳属于少阴, 肾之窍也。耳所至者精,精气调和,肾气充足, 则耳聪。”三、运用耳廓诊断疾病的记载?运用耳廓诊断疾病,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古代医学已注意到通过观察耳廓的位置、大小、厚薄、形态及颜色诊断脏腑机能,特别是肾的情况。?《灵柩?师传篇》记述: “肾者主为外,使之远听, 视耳好恶,以知其性。”?《痘科书》耳诊中记载十分详细: “耳上属心,凡出痘时宜红色而热。若色黑寸白而冷,其筋纹入梅花品字样从皮上出者,皆逆也……耳下属肾,凡出痘时其色宜红紫带冷,不宜淡黄热如筋纹梅花品字样为顺,如蚤咬芝麻之形者为险逆难治之候……”;“耳后红筋痘必轻,紫筋起处重沉沉,兼青带黑尤难治,十个难求三五生。”?晋代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小儿杂病第十一篇》中记述: “婴儿耳尖,青脉起者,瘈、腹痛。大便青瓣, 飧泄。”有人认为:月蚀疮(耳背与乳突处糜烂)可作为小儿蛔虫症的诊断依据之一。耳廓、鼻尖清冷是麻疹的早期征象。?这种借耳诊病的方法在古代医学中记载颇多,为后人思考和借鉴的宝贵资料,丰富了耳诊的内容,至今仍为许多老中医所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