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理论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何为仁? 仁者,仁义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何为义? 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下,即为义。何为礼? 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要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 礼之精要在于曲。何为智? 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投了,就叫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何为信? 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 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故而真实可信。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沟边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故而可信。仁是仁爱之心,义是处世得宜,礼是懂得礼数,智是明辨是非,信是诚实可信。孟子以仁义礼智为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爱、忠义、礼和、睿智、诚信。借鉴意义: “仁义礼智信”作为中国古代儒家提出的五个道德范畴,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持久普泛的意义。在当今社会道德文明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借鉴并利用其作为道德范畴的“品牌”价值,立足于当代语境给予新的阐释,赋予其适应时代要求的新鲜内涵。仁: 以人为本、人性关怀“仁”的精神也就是人性与人道的精神。儒家的仁爱精神远不止对自己同类的爱, 再进一步,还推广到对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道德的自觉自律以及道德价值的实现所带来的精神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