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等五六百位佛陀、菩萨、护法各有各的画法,诸如从发际到眉间、从眉间到鼻尖、从鼻尖到嘴唇、从颈部到心口、从心口到脐眼、从脐眼到会阴……比例关系极其严格,画师不得越雷池半步。绘制之前先用炭笔在画布上打格子,用以确定比例。“ 32相”(显著特征)和“ 80随许”(细微特征),再到手印、法器……无一不有近乎苛刻的规定。藏传佛教计量单位,从小到大依次为“八极微尘”、发尖、芥子、虱子、青稞粒……精细标准之下,唐卡画师勾勒细线条时,外行只看到走笔看不到线条,而唐卡画师之间则有着通灵般的默契,谁水平如何一目了然,造像双眼的瞳仁对称度差一根发丝都能看出来。一个花瓣、一缕衣襟,画上一整天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了。图注:传统唐卡多为竖幅形式,根据市场需求,经过改个开放三十年来的发展,现在也有了如同仁县城索太加的画店出售的《莲花生大师说法图》这样横幅形制的唐卡作品。角巴加小时候买不起纸,就在木板上抹上酥油, 撒上一层柏叶灰,把针绑在木棍上当画笔苦练基本功,画一次刮一次。两三年之后才在纸上打底稿, 配颜料着色。 5年后的 13岁那年,角巴加才有资格用画布了。图注:作为热贡艺术之一,同仁县吾屯雕塑佛像技艺精湛远近闻名,由于各地修庙塑佛工程众多, 塑像的僧人和工匠大都外出施工,吾屯下寺的一座新庙里,只有一名僧人和他的同伴在雕塑佛像,要全部完工可能还需要几年。选画布是唐卡绘制的第一道程序,画布多采用厚实的白棉布,裁剪后绷在画架上。逢晴天在画布上涂一层木胶,再涂一层石膏,晾干后用细石反复碾磨布面,磨到光滑平整,没有细微的洞眼为止。接下来就可以打底稿了。打底稿的笔是桦木棍削尖烧制而成的炭笔,先按《度量经》画好格子,再在格子里勾勒出造像草图。图注:藏区多数佛寺每年有晒佛节,届时都像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卜楞寺这样,巨大的佛像由上百人从寺庙里抬出,铺展在山坡之上供信众瞻拜,其中多数佛像出自热贡年都乎村的工匠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