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念奴娇·过洞庭》ppt课件

上传者:业精于勤 |  格式:ppt  |  页数:45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阴,中秋之夜到洞庭湖畔。平湖秋月之夜,诱发了词人深邃的“宇宙意识”和“勃然诗兴, 使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词。借洞庭夜月之景,抒发了作者的高洁忠贞和豪迈气概。时年 35岁。当时,张孝祥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返回 2016-12-2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http://www. 友情提供一方面,张孝祥自认为忠君报国之心对天可表, 在离任饯行时作的诗中,他曾写有“伏枥壮心犹未已,须君为我请长缨”的豪壮诗句;另一方面,他又深感世路的崎岖、只身漂泊的孤寂,常常念家思归,作于此后不久的《念奴娇》词即说: “一叶扁舟,谁念我、今日天涯漂泊?平楚南来,大江东去,处处风波恶。吴中何地,满怀俱是离索。”从中可以较真切地看到他当时充满着矛盾和痛苦的心境。在写作此词的同时,作者还写了一篇小品《观月记》,记载了这次夜游的经过,可以并读。 2016-12-2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http://www. 友情提供赏析返回这首词可以看成是词人受到政治打击之后表明心迹之作。张孝祥胸襟磊落,品格高洁,但在官场中屡遭谗言罗织,内心自然不无凄凉之感,甚至生出愤激之情。在这次归途中,他路过洞庭湖,在湖上夜游的过程中,他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努力从困惑苦恼中挣脱出来,终于在对自我人格的确认中, 获取了一种面对险恶现实的精神力量。 2016-12-22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http://www. 友情提供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临近中秋时节,洞庭、青草二湖,不见一点风的颜色。?这首词上片先写洞庭湖月下的景色,突出写它的澄澈。“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青草是和洞庭相连的另一个湖。这几句表现秋高气爽、玉宇澄清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风色”二字很容易忽略过去, 其实是很值得玩味的。风有方向之别、强弱之分,难道还有颜色的不同吗?也许可以说没有。但是敏感的诗人从风云变幻之中是可以感觉到风色的。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