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梁模板承重架的搭设形式,根据荷载的传递过程,计算应该涉及以下基本内容:第二节梁底支撑计算1 梁模板的面板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挠度计算;2 梁底方木、托梁抗弯强度、抗剪强度和挠度计算;?3 横纵水平钢管的强度和挠度计算;?4 横纵水平钢管与立杆连接点的扣件抗滑移计算;?5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6、立杆变形计算(地方规范要求);?7、地基基础计算。第二节梁底支撑计算?一、基本计算模型随着模板支架支撑方式不同,梁底支撑的传力路线和基本计算单元也略有不同:?1、无承重立杆,木方垂直梁截面(图2.5):传力路线为竖向荷载—>模板—>纵向木方—>梁底支撑钢管(—>纵向钢管)—>扣件—>立杆,其中模板计算应以纵向木方为支座的简支梁计算;木方按三等跨连续梁计算,跨度为立杆在梁跨度方向距离;梁底支撑钢管以梁截面两侧的立杆距离为跨度的简支梁计算,通过木方传递集中荷载。第二节梁底支撑计算?一般情况下,在梁跨度方向的梁底支撑钢管与立杆距离是相同的,这时纵向钢管只起构造拉结作用;当方木计算不满足要求时,要增加梁底支撑钢管的根数,立杆距离是梁底支撑钢管间距的整数倍,中间梁底支撑钢管是放在纵向钢管中的,需要增加纵向钢管计算,采用三跨连续梁计算单元,跨度为立杆在梁跨度方向距离,梁底支撑钢管的支座力传递集中荷载。第二节梁底支撑计算第二节梁底支撑计算图2.5 扣件式钢管梁模板支架计算模型一第二节梁底支撑计算?2、梁底增加承重立杆,木方垂直梁截面(图2.6):传力路线为竖向荷载—>模板—>纵向木方—>梁底支撑钢管(—>纵向钢管)—>扣件—>立杆,其中模板计算应以木方为支座的多跨度连续梁计算;木方三等跨连续梁计算,跨度为立杆在梁跨度方向距离;梁底支撑钢管以梁截面两侧的立杆距离为跨度的连续梁计算,通过木方传递集中荷载。第二节梁底支撑计算第二节梁底支撑计算图2.6 扣件式钢管梁模板支架计算模型二第二节梁底支撑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