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国古代文学史 宋代文学(2)-课件(PPT·精·选)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ppt  |  页数:130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坚)二、创作:黄州、惠州、儋州逆境中的创作高峰?(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中国北宋大文豪。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有《东坡全集》、《东坡乐府》。第二节苏轼的古文和词赋、四六?一、文学主张:?继承:文道并重,推崇韩愈。?独创:?1、人为文章的艺术具有独立的价值。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2、苏轼心目中的“道”不限于儒家之道,而是泛指事物的规律。比欧阳修(儒家之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更进一步。二、风格:1、总体风格:自然雄放。自然,渊源于庄子的丰富联想和自然恣肆的行文风格;雄放,渊源于孟子和战国纵横家的雄放气概。但其风格随着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像行云流水一样自然畅达,文理自然,姿态横生。2、极高的表现力。客观事物、内心情思。3、气势雄放,语言却平易自然。三、体裁:1、议论文。表现了非凡的才华。A、史论:写作上善于随即生发,翻空出奇,论说技巧极高。早年纵横家气息较浓,又是故作惊人之论而不合义理。B、政论;早年有类似史论的风格,后期则剀切沉着,接近贾谊、陆贽。C、杂说、书札、序跋:更能体现苏轼的文学成就。同样善于翻新出奇,但形式更为活泼,议论更为生动,往往是夹叙夹议,兼代抒清,以艺术感染力来加强逻辑说服力,比史论、政论更具美文性质。?A、史论?留侯论?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⑵。人情有所不能忍者⑶,匹夫见⑷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⑸然临⑹之而不惊,无故加⑺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⑻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