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通信原理课件:第6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Part2

上传者:塑料瓶子 |  格式:ppt  |  页数:45 |  大小:956KB

文档介绍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РР*РAMI码的优点:?没有直流成分?编译码电路简单?可利用传号极性交替这一规律观察误码情况;?AMI码的缺点:?当原信码出现长连“0”串时,信号的电平长时间不跳变,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Р6.2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РР*РHDB3码:3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它是AMI码的一种改进型,改进目的是为了保持AMI码的优点而克服其缺点,使连“0”个数不超过3个。 ?编码规则:?(1)检查消息码中“0”的个数。当连“0”数目小于等于3时,HDB3码与AMI码一样,+1与-1交替;?(2)连“0”数目超过3时,将每4个连“0”化作一小节,定义为B00V,称为破坏节,其中V称为破坏脉冲,而B称为调节脉冲;Р6.2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РР*Р(3)V与前一个相邻的非“0”脉冲的极性相同(这破坏了极性交替的规则,所以V称为破坏脉冲),并且要求相邻的V码之间极性必须交替。V的取值为+1或-1;?(4)B的取值可选0、+1或-1,以使V同时满足(3)中的两个要求; ?(5)V码后面的传号码极性也要交替。 ?例:?消息码: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l 1?AMI码: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1?HDB3码: -1 0 0 0 –V +1 0 0 0 +V -1 +1 -B 0 0 –V +B 0 0 +V -l +1Р6.2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РР*РHDB3码的译码:?每一个破坏脉冲V总是与前一非“0”脉冲同极性(包括B在内)。?从收到的符号序列中可以容易地找到破坏点V,于是也断定V符号及其前面的3个符号必是连“0”符号,从而恢复4个连“0”码?再将所有-1变成+1后便得到原消息代码。Р6.2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