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开设了备忘录贸易常驻代表机构。与此同时,“民间交往”蓬勃发展,年,在日本国内,由经济界、政界、文化界以及工会、青年、妇女团体参加的‘旧本促进恢复日中邦交国民会议”在东京成立,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年月,第届联大通过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年初,尼克松成功地访问了中国。中国政府的积极努力、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形势的改变、尼克松的“越项外交”以及中美关系的迅速改善,终于促使日本当局痛下恢复中日邦交的决心。年月,一贯坚持反华立场的佐藤荣作被轰下首相宝座,月日田中角荣出任日本首相,他适应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为恢复中日邦交开展了积极活动。中国政府也对田中内阁寄予热情的期望,周恩来总理在招待也门代表团的宴会上向田中发出“欢迎”信号。这样,中日关系进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阶段。年月日,田中内阁一行飞抵北京,年月日,两国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两国终于实现邦交正常化。《中日联合声明》的签署及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的实现,揭开了两国关系史上崭新的篇章,标志着中日交往其划时代的意义表现在以下若干方面第一,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前的中日两国关系是强弱型关系,中国作为东亚封建文明的中心,对日本政治、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由于较成功的改革而迅速崛起为东亚资本主义强国而中国在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下日益没落,并不断遭受西方殖民者的入侵,中日关系是弱强性关系。二战结束后则由于冷战作怪,使两国未能结束战争状态而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则使两国关系的实际状态发生转移,即两国独立自主的政府都对亚洲乃至世界和平产生着巨大影响,中日两国关系变成强强型。有人比喻这种关系为战后法德型关系,尽管不确切,但仍说明一定道理。第二,尽管日本明治维新前,中日两国是强弱性关系,但两国处于友好交往状态。由于成功的维新改革而迅速崛起的日本却对中国的态度由以前的尊重、学习变为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