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DB33T 2084-2017 水文测站运行管理规范

上传者:相惜 |  格式:pdf  |  页数:30 |  大小:785KB

文档介绍
测Р6.3.1 应符合 SL 21、SL 630、SL 61 的要求。Р6.3.2 雨量观测宜采用“无人值守、有人看管”方式管理。蒸发宜积极创造条件采用自动监测。Р6.3.3 雨量(蒸发)驻测站每日 8 时进行日常观测,无人驻测站每年校核观测不少于 2 次,遇大风大Р雨天气应进行加密观测。Р6.3.4 雨量站宜采用双套设备备份运行,要确保雨量资料不因设备故障而缺测。有降雪地区的雨量计Р宜安装融雪装置。Р6.4 水位观测Р6.4.1 应符合 GB/T 50138、SL 384、SL 61 的要求。Р6.4.2 水位观测宜采用“无人值守、有人看管”方式管理。Р6.4.3 有水位观测项目的测站可采用远程视频监控方式观测及校核水位。Р6.4.4 有条件的水位站可采用双套设备备份运行。Р6.4.5 水位测井淤积情况应定期进行检查,及时清淤。Р6.5 流量泥沙监测Р6.5.1 应符合 GB 50179、SL 443、SL 337、SL 338、SL 537、SL 195、SL 61、GB/T 50159、SL 339Р的要求。Р6.5.2 测站应严格执行随测算、随发报、随整理、随分析的“四随”工作制度,确保水文监测数据的Р准确、可靠。Р6.5.3 测洪方案应不少于两套。Р6.5.4 年流量测次应符合测站任务书的要求,年内流量测次应分布合理,满足推流需要。Р6.5.5 常年站应采用常测法、精测法测流,未经比测、分析,不应采用简测法、水面一点法测流。Р6.5.6 在 1 次洪水过程中,应尽可能使用同一架流速仪测流,不宜超测速范围使用流速仪。Р6.5.7 测站应加强洪水期的流量测验,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涨水段尽可能增加流量测次。Р6.5.8 流量、泥沙宜积极创造条件采用自动监测。Р6.6 其他水文要素监测Р6.6.1 符合 SL 183、SL 61、SL 187、SL 219 的要求。Р 4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