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匈奴的仪式与精神世界

上传者:徐小白 |  格式:pdf  |  页数:56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头为饮器者,共饮血酒。”同书载:呼韩邪单于与汉使韩昌、张猛盟约时,为了对汉朝表示其诚意,遂一起登上匈奴地区的诺水东山,杀一匹白马,单于以“径路”宝刀削金放入酒中搅和,以老上单于所破月氏王头为饮器,共饮盟誓如下“自今以后,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代代不得相互欺骗、相互攻击。如有越境窃盗违法者,互相引渡,接受惩罚;如遇敌寇,相互发兵协助。汉与匈奴敢先背约者,受天不祥。令其世世子孙尽如此誓! ”刘安《淮南子》卷 11 《齐俗训》(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本)高诱注:胡人之盟约, 置酒于人头中, 饮之互相发誓, 就是汉人和匈奴要像一家人一样对待, 世世代代不得互相欺诈,攻击。《淮南子· 齐俗训》也说:匈奴盟誓时是采取“弹骨”的办法。“所由各异, 其于信,一也”。这可能是匈奴内部人们“盟誓”习俗。 党宝海《古代蒙古的饮金为誓》(欧亚学刊,第六辑200 7年6月)对蒙古族饮金屑酒结盟做了分析。 三 关于匈奴丧葬仪式的研究 丧葬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是社会风俗的一部分。对少数民族丧葬习俗的研究, 不仅对民族学的发展, 而且对于促进丧葬改革、移风易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学术界对于丧葬习俗,尤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丧葬研究比较少。 马健在其论著《匈奴葬仪的考古学探索:兼论欧亚草原东部文化交流》(兰州大学出版社,2011 年)中论述了匈奴墓葬的分期, 首先要弄清楚墓葬从外表和体现的精神层面内容两方面具备的典型特征。他分别从墓葬形制、葬式、葬具、葬俗和典型随葬品等方面作了详细地介绍, 进而提出了三时段的分期标准。早期, 从西汉前期—西汉中期;中期,西汉后期;晚期,王莽期至东汉中期。他以中心区域墓葬为基点,探讨了匈奴中心区域周缘墓葬遗存的分布情况,分析了匈奴葬仪中存在的“等级制”问题。马利清《原匈奴匈奴历史与文化的考古学探索》(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 年)结合文献与考古资料,尝试从考古学的视角,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