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曾国的疆域及中心区域--先秦时期历史地理的考古学研究个案

上传者:读书之乐 |  格式:pdf  |  页数:18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一阶段第二期即两周之际时期,青铜器形制特征与同时期曾国青铜器完全相同。但我们并无其他依据证明这一带属于曾国疆域。通过上述分析,曾国青铜器反映的第一阶段曾国疆域范围大体集中在三个区域(图二):漳河上游地区、滚水中上游地区、浸水中上游及其支流地区。这些区域分布在三个不同的小水系,在地理上是互为阻隔的独立地理单元。漳河上游河谷狭窄,向北有大洪山脉与浸水中上游相隔;滚水和浸水之间的岗地是两条水系的分水岭,其间罕有周代遗存分布。一个方国地域同时分布在彼此相对独立的三个地理单元内,这种现象十分少见。那么如何理解曾国疆域占有这样三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我们知道西周文化中心在商文化中心区域之西,早在殷墟文化时期由随枣走廊经南阳盆地,就是连接周文化中心与长江中游地区的地理通道。具体而言,滚水流域与损水中上游地区在随枣走廊西、东相对,并顺沿大洪山形成渐行渐窄的地理通道,这一通道既可东南顺浸水而下、亦可越过大洪山垭口至漳河流域。由于西周时期南北文化交流是以周文化势力对南施加影响为主流,因此曾国青铜器分布所暗示的地缘政治关系,是曾国作为周文化势力控制南方的前哨。直至春秋早期之后楚文化势力的崛起,随枣之间的分水岭才成为分隔楚、曾两国的界线,但两地的文化关系则仍然密切。从曾国内部的政治结构上看,曾国的三个区域可能为不同族氏分布相关。周代不少①《集成》10156。⑦《集成》10207。③王儒林:《河南桐柏发现周代铜器》,《考古》1965年第7期;南阳市文物研究所等:《桐柏月河一号春秋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97年第4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河南桐柏月河墓地第二次发掘》,《文物》2005年第8期。④陈昭容:《从青铜器铭文看两周汉淮地区诸国婚姻关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五本第四分,2004年。⑤应山县文化馆文物组:《湖北应山吴店古墓葬清理简报》,《文物》1989年第3期。 42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