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中国古代历史名人-先秦篇

上传者:火锅鸡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772KB

文档介绍
公元前 313 - 前 238 ) 名况, 字卿, 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 故又称孙卿。中国战国时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很大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做比较。荀子是第一个使用赋的名称和用问答体写赋的人, 同屈原一起被称为“辞赋之祖”。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著有《荀子》 32篇, 代表作有, 《劝学》、《天论》等。韩非: ( 约前 280 —前 233) ,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 法家代表人物, 尊称韩非子。韩王歇( 战国末期韩国君主之子) ,荀子的学生。作为客居秦国的法家代表, 备受秦王嬴政赏识, 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 最终被下狱毒死。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 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余万字。风格严峻峭刻, 干脆犀利, 保存了丰富的寓言故事,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 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思想, 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主张君主集权,提出重赏罚,重农战,反对儒、墨,主张变法改革。《韩非子》中许多当代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吕不韦: (前 292 年—前 235 年) ,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濮阳(今河南省安阳市滑县)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 官至秦国丞相。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 对秦王政兼并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叛乱事受牵连, 被免除相邦职务, 出居河南封地。不久, 秦王政复命让其举家迁蜀, 吕不韦担心被诛杀,于是饮鸩自尽。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 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 20 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 合名法”, 故史称“杂家”。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