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或不读。总的说来,阅读史料时,要注意比较重要的职官的叙述,其中有关中央及地方重要职官制度变迁的论述尤其值得注意(《通典》、《文献通考》以及《百官志》中一般是关于每种官的总论或序言);兵制以及赋税制度的有关内容也要予以留意。三、中国古代史特点及复习方法(一) 特点 1. 时间性历史学的基本特点在于其时间性,即所有历史教材的知识点基本上都是以时间作为线索加以贯穿的。明白这一点,无论对平时复习还是参加考试尤其重要。当然,时间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既可以指具体年代,也可以指某位皇帝在位之时,也可以指某一朝代,更广泛一点,甚至可以指某一断代。平时复习要将所有知识点尽量与时间挂钩,某些知识点要知道发生在哪一断代,稍为重要的知识点至少要知道发生在哪一朝代。以时间为经,既可以将同类内容的专题贯穿在一起,形成专题史的知识结构,也可以将不同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形成对断代史的立体认识。即使对具体知识掌握得再充分,如果分不清时间归属,这些知识也是零散的,谈不上对某一断代或某一朝代的真正了解。没有时间意识,对历史的认识实际还是一片空白。在考试中,如果掌握的知识点不能和时间挂钩,至多只能应付一下填空和名词解释,至于史料题和论述题,所含内容基本都有一个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缺少时间概念,回答问题将杂乱无章。反之,则清晰有序,条理分明,将会取得好成绩。 2. 组合性所谓组合性,是指一般断代史的知识由几大专题组成,这些专题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某一断代基本的知识框架结构,缩小到某一朝代,亦是如此。我们后面强调,复习时要做到先断代后专题,但那是就跨朝代、跨断代的专题而言。其实,具体到断代史本身,亦由专题组合而成,只不过这些专题仅限于一朝一代罢了。一般而言,在断代史中, 以下专题是不可缺少的:政治史、制度史(包含政治、经济、军事、法制等制度)、经济史、文化史、科技史。认识到这一点,每个断代的内容和知识就不再是一团乱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