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经济情况的不同,目前我国村镇房屋抗震状况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盟3:第一类是经济高度发达地区,房屋为别墅式建筑。第二类是经济中等地区,房屋以平房为主,主要为粘土砖墙。第三类为山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其结构形式多为生土墙体承重房屋(土坯墙房屋、夯土墙房屋、土窑洞)、砖土混合承重房屋(砖柱土山墙)等。第一类房屋有统一的规划, 部分有设计图纸,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抗震设防,甚至超过了抗震设防,但是仍然存在建筑布置不合理,震后应急处理措施不完善等现象。第二类房屋基本上未考虑抗震设防,数量最大,居住的人口也最多,也是抗震设防的最薄弱环节。第三类房屋无论是概念设计, 还是构造要求等均不能满足抗震要求。由于我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不断更新、修订以及各地区抗震设防水平的不同,导致现有房屋的抗震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我国有很多省、市及自治区已经推广了一些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的民居工程建筑设计图集,并且各个地区的建设部根据我国村镇地区现状, 也组织编制了一些《村镇建筑抗震技术规程》。一些省、市还对村镇广泛采用的砖混结构房屋进行了抗震性能研究哺1。 1.2.2国外村镇房屋抗震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国外村镇房屋抗震研究大体可分为三类H1。第一类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其经济条件发达,村镇民居地震防灾对策完善。这些国家的地震研究水平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其村镇房屋抗震措施投入资金较大、管理较为严格。第二类是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多地震国家,这些国家受经济条件限制,但地震灾害频发,所以地震安全工作不容忽视,逐步成为其社会重要的日常工作。第三类是印度、尼泊尔等亚洲经济欠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受限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只是采用有重点和有针对性的推进方式。以美国为例,其村镇抗震防御工作主要以法制、税收和地震保险为主要手段。在法制上,美国对各州的房屋产权和交易,在法律上都对其抗震设防工作有着明确的要求。另 4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