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

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pdf

上传者:叶子黄了 |  格式:pdf  |  页数:4 |  大小:0KB

文档介绍
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则强调要消除“自然和历史的对立”,实现“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的统一。前人改造过的自然界对于后人来说,也仍然像自在自然一样具有先在性。这样,就有助于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不再重蹈费尔巴哈半截子唯物主义的覆辙。据此,马克思所创立的世界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把历史和自然统一在一起。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否认自然界先于人类而存在,也不否认在人的世界之外存在着广袤的无限宇宙。但是,它把人的眼光从抽象的作为无限空间和时间集合的自然界转向人的现实的自然界,着重研究人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怎样造就了这个现实的自然界,而这个现实的自然界又怎样作为对象和前提制约着新一代人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统一的“社会一自然”观的建立,改变了人类哲学思维的立足点,它使自然变成了“历史的自然”。哲学不再像以往那样好像是站在宇宙之外来研究宇宙,不再把人降低为自然界的一般要素,而是强调人类社会的出现、主客体的分化改变了自然史的进程,把目的性、选择性因素注入自然界的因果链条中。事实也表明,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既改变了原有的自然界,也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9,48,18,50,44.[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0,238,242.[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163,163,159,167,128.[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8.[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3.维普资讯

收藏

分享

举报
下载此文档